畢業季的6月20日🦶🏿🙅🏼♂️,教師工作部特別舉行第13期學術星空🚮,活動采用圓桌論壇的形式🤹🏻♂️,邀請天華畢業的四位優秀學子與同學們交流“天華驕子的成長之路”。本次活動自主報名👍🏽👩🏼🔬,近20名同學積極報名參加了此次活動🤺🙏🏼,教師工作部副部長李艷艷主持🧑🏽🍳💍。
(圓桌論壇)
韓笑天老師任職初等教育學院💆🏼♂️👳🏽♂️,從摩臣5平台畢業後繼續到加州太平洋大學深造🏃🏻♀️➡️,博士畢業入職天華。目前擔任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主持多項市級和校級科研項目;王宇彤老師也是任職初等教育學院,畢業後到韋伯州立大學讀研👩🏻🦱,2018年入職天華,目前擔任小學教育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初等教學學院的實習實訓管理工作🤾🏼♀️;邵楚芸老師任職健康學院,畢業後到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讀研🙇🏽,2021年入職天華🦾,目前擔任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及實習實訓主任👨🏻🚀;範駿老師也是任職健康學院,畢業後到香港浸會大學讀研⏩,2022年入職天華,目前擔任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課程的教學任務。
這次的圓桌論壇主要聚焦四個問題“在天華學習的最大收獲”,“在天華學習期間🧮,遇到過的最大挑戰是什麽👩🏻🏫?如何克服的?”🧘,“大學生活有什麽遺憾嗎?遺憾是什麽?”,“對學弟學妹的建議”🩳。
(學生認真聽分享)
韓笑天老師分享到:有很多在天華讓我受益匪淺的東西🍔,比如早晚自習規律性的學習👩👦👦,比如有很多社團和課余活動,比如有海外交流項目等🧚🏿♀️。如果要找出一個最大的收獲👨🏻🍼,我覺得是被種下了一顆小小的科研種子🧙♀️。由於在導師的帶領下品嘗到了科研成果的喜悅🧑🏽🦲,堅定了我之後繼續深造的想法🌈。當時會覺得考試的壓力🥪,學習和娛樂的平衡,未來的發展都是挑戰♣️🤦♂️,導致自己會迷茫👨🦯,但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所遇到皆為歷練和成長。人生道路本就不是坦途,有高潮低谷𓀑👨🏽🦲,陡坡峭壁,怎麽看待這些挑戰其實才是關鍵🖱。所謂橫看成林側成峰,也就是這個道理🧓🏻。大學一定有遺憾的,比如由於時間有限沒有機會參加很多社團活動,沒有更早一點開始規劃自己。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為就當是的能力和心境來說👱🏼♂️,我在當時已經做了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王宇彤老師分享到:四年的學習遇到了很多優秀的老師💂🏿♀️,其中印象最深的高等數學的顧老師,他激發了我對數學的探索欲望👩🏽🎤,也幫助明確了關於未來的學術發展與職業選擇🛡。大學期間最大的困難:對我來說大學裏最大的挑戰是畢業論文需要自學編程。盡管大學前三年積累了相對薄弱的編程理論知識,但是用它來完成畢業論文內容對當時的我來說是一項巨大的挑戰🆎🙁。面對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要敢於邁出第一步,製定清晰的自學編程的計劃。希望大學生們把每一個挑戰看成是成長的機會,每一次克服困難都會讓我們更接近自己的理想👖。一定不能害怕開始困難的任務🤽🏻♂️,更重要的是不斷地學習和適應👩🌾。如果重新讀大學想怎麽度過🙍🏿🐴:我深知與長輩、前輩交流的重要性✊,他們的經驗寶貴🅰️⛺️,能指導我們在人生關鍵時刻作出明智一些的選擇。
邵楚芸老師分享到:大學期間收獲就是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心理學專業並且堅定了自己在這個學習和深造的決心。所以在大學期間多感受多體驗👩🏻🍼,能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所在是非常幸運的。大學期間遇到的挑戰大學是一個生理心理高速發展的時期,但是我時常感受到焦慮,就如同在座的各位同學們,想做的事情非常多但是又無奈自己好像無從下手。在這個時候能找到一件哪怕是非常小的自己能掌控的事,就能很好地對抗焦慮。而且後來發現🦊,很多的改變就是從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中積累起來的。所以減少內耗,不如就從當下開始。如果能重來會做什麽 會參加更多的社團,和更多的人接觸。讓思維的邊界拓展一些📨。那些我們以為走不出的桎梏,原來可以輕易瓦解🧑🏿⚖️。但是不後悔自己的青春如何度過,相信每一個選擇就是屬於你人生的最好的選擇。
接下來一位同學問到🪨,如何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範駿老師給出了非常接地氣的建議🤘🏻: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就先做排除項。不要去美化沒有選擇過的路🛵🧘♂️,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尋找平衡,現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王宇彤老師也補充到:積極的參與各類活以積累經驗🫱✢,並在結束之後進行深入反思😅,識別自己的優勢和待改進之處👍🏽。同時,記錄自己的感受並據此製定具體的改進計劃。通過不斷實踐和反思🤳🏼,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
活動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下落下帷幕!參加的同學紛紛給出一個詞語來表達參加本次活動收獲🤟🏼:愉快🥘✥、開心🧔🏽♂️🧑🔧、醍醐灌頂、受益匪淺、有幫助等👩🏽🎨!共同期待下學期“天華驕子的成長之路”系列學術星空活動🧑🏻⚕️!
文 | 李艷艷 圖 | 周勇 供稿 | 人事處